当前位置: 首页>>现教技术>>技术文摘>>正文
 

 
我对教育技术几个基本问题的理解
2014-03-20 15:09   教务处

 

摘要:一、教育技术(学)是什么大一时别人问我读什么专业我都不好意思告诉他。大二时别人问我什么是教育技术我会跟他说94定义,自己解释的不清不楚别人听的也一头雾水。大三时别人问我我会简单说就是做课件的...

一、教育技术(学)是什么

大一时别人问我读什么专业我都不好意思告诉他。

大二时别人问我什么是教育技术我会跟他说94定义,自己解释的不清不楚别人听的也一头雾水。

大三时别人问我我会简单说就是做课件的,呵呵。而现在再有人问我什么是教育技术我只能说抱歉我也不知道。

焦建利老师曾问过他的研究生两个问题:一个是教育技术是什么,另一个是什么是教育技术。

研究生给的答案很多,最后焦老师说了博士生的看法:教育技术是什么偏重教育技术的内涵而什么是教育技术则偏重教育技术的外延。我们知道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

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和范围。

那么教育技术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呢?即教育技术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教育技术包括哪些对象呢?我们先看看教育技术学的定位。

尹俊华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是教育学科中技术层次的学科。

教育技术的立场是用技术的手段来解决教育中的问题并优化教学。这是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和其他教育学二级学科的区别。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教育技术的本质就是用技术解决教育问题的实践活动。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实践活动发展的产物。

如果不是这样,那教育技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如果是,那从这个是否可以推导出教育技术的外延即教育技术包括哪些技术?

我认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技术发展是如此之快我们不可能判断那一技术不能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所有技术都有这个潜能。

这样一来教育技术的外延就和技术的外延一样了。技术的“总和说”几乎把教育技术扩大到无所不包。

现实也的确如此,某项技术一推出只要和多媒体获网络沾点边我们就花大力气和大成本去引进,动不动就展望某某技术将变革教育。诚然,教育技术是一门先有实践后有理论的学科,我们必须从实践中抽象出理论。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技术不是无所不包的。这要求我们要具有良好的技术洞察力,哪些技术现在就要好好研究,哪些技术还不成熟要到未来才研究,哪些技术确实会对教育产生革命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摆脱“总和说”泥潭,真正界定教育技术(学)的外延。

二、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晓哲师兄满怀信心地说:“我要让技术达成期待”。这的确很振奋人心。技术达成期待必然靠技术的实践来实现。

既然是实践就必须要有理论指导。可是,就目前看我国教育技术理论还很薄弱。“拿来主义”盛行,四大理论基础没一个是自己的。

“教育技术发展到现在能拿的出手的成果只有两个,一个是戴尔经验之塔另一个是教学设计”。

不幸的是这两个都是舶来品。我们总是追逐高新技术却没有总结出多少一般的规律。

我想这就是李芒老师说的我们研究的是教育技术(技术实践)而不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原因。

而教育技术学之“道”即贯穿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最一般的规律则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我们呼唤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这一点我特别推崇何克抗教授。何克抗教授具有非常深刻的学术修养。更重要的是他的理论体系是连贯的完整的,这从他给很多概念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比如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就贯穿于教育信息化实践中。

何克抗教授10年的大作《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虽然受西方影响很大大绝对不是照搬而是批判性继承。是在吸收西方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教育情况和时代特征的产物。何克抗教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需要晓哲师兄这样的热衷教育技术的去践行。

三、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一门学科之所以是一门学科它的理论体系必须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这门学科存在的意义和它有什么作用。属于哲学层次的内容,回答的是为什么要研究它。

二是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本质、联系、特征、运动规律是什么,回答的是这门学科是什么的问题。

三是如何利用该学科的理论和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个是纯哲学思辨的研究属于教育技术哲学,我做不来。第二个是实证研究。第三个是实践研究,要看具体情况。所以我想说的是第二个问题。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ECT94定义规定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学习的过程和资源”。这种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可是如果我问你力学研究对象是什么?社会学研究对象是什么?地质学研究对象是什么?你会不假思索的说力学研究对象是力的本质和规律,社会学研究对象是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地质学研究对象是地质的特征和运动规律。以此类推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是“教育技术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况且教育技术学就是在教育技术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说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是教育技术是无可厚非的。那么这两种观点的却别和联系在哪里?两者是不是辩证统一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争论?

焦建利老师05年大作《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列举了国内专家学者关于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的5种观点分别是:“过程和资源说”、“现象和规律说”、“教育中的技术说”、“教育媒体和应用方法说”、“技术问题说”。

焦老师说道:“对于一门学科来说,生死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主体如果没有对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清晰认识,那么,他们所从事的研究就不可能是集中的,就会导致大量的“越界”研究,同时又存在大量的研究“盲区”,使不少教育技术学专业应该耕耘的重要领地至今仍处于未开垦的“处女地”,其必然结果就是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就会面临更长久的考验和更艰辛的劳作。”学了四年教育技术学仍然不知道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确实是件让人尴尬的事情。

四、教育和技术的关系问题”教育技术“这个短语是偏正结构还是并列结构?如果是偏正结构,“教育技术”就可以理解为教育的技术。技术是主体,教育只是个修饰语。教育技术的上位概念是“技术”。如果是并列结构“教育技术”就是教育和技术,两者平等相互融合。这实际上是个老问题,教育技术学究竟姓“教”还是姓“技”。以前我觉得教育技术应该姓“教”,因为无论哪种技术即使再先进也需要教育理论指导。技术只是一种工具是为教育服务的。所谓的“Educational Technology”应该是“Technologized Education”。后来我又觉得应该姓“技”因为“技术”是教育技术学区别与其他教育学二级学科的本质特征。而且技术的发展远远快于教育,陈旧的教育学着实让人感到厌烦。教育要面向未来就必须面向先进的技术。但是现在我认为教育和技术是同等重要的,是相互靠近、相互整合、相互适应共同发展的。教育理论的革新需要技术的实践经验,同时技术的实践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

有网友戏称这种观点是“夫妻说”。我认为技术和教育的关系不是复杂的而是简单的只是被我们弄复杂了,我坚信所有的真理都是简单的。虽然教育和技术的关系可能不唯一,但无论哪一种都应该是简单的。如果技术和教育的关系是复杂的话就不利于教育和技术的融合及推广。比如教育技术人引以为傲的教学设计,老教师认为太麻烦,比如学习者特征分析需要采集和分析大量数据。王竹立老师说教学设计是为年轻老师准备的。可是年轻教师想用又不一定用好,因为有些步骤是需要教学工作经验作支撑的,比如教学目标的下位技能分析要求教师对教材编排和学生的学习进程规律非常熟悉才行。老教师不屑去用,年轻教师不会用,结果就是没人去用。所以技术和教育结合一定要简单,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推广,才有利于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读完何克抗教授的《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完全被何克抗教授的批判精神和严谨的学术精神折服。我完全同意何克抗教授的观点。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是“借助技术的教育”活动。何克抗教授认为既然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那么在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基础上加以限定就是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何克抗教授先论证了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教育活动”然后论证了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必须包含“教育活动”和“应用技术”两个核心概念即“借助技术的教育”活动。

上一条:现代教育技术能做什么
下一条:何为大数据及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
关闭窗口

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郑州市龙子湖高校园区河南中医药大学新校区
电话:0371-65680055  邮编:450046